close
——張金鳳絕句賞析

池滿月如綢,醒蛙爭亮喉。

小荷踮起腳,偷看柳梳頭。

美月幽懸,柔光輕灑,池波輕漾,活潑的青蛙們醒了(或者根本就未曾睡著),爭先恐後地亮起了它們的歌喉,使寧靜的湖面跳動起了沒有間竭的歡聲。初出的嫩荷葉對這個世界本來就充滿好奇,現在聽了這歡唱,於是更踮起肢腳尖來仰望,原來美麗的柳姑娘正對著明鏡在月光下在梳著柔絲——這小女孩好欣喜好羨慕啊。

這是抄自聶紺弩故鄉的期刊《京山詩詞》中的一首小詩。作者張金鳳。金鳳,翩翩飛舞,金羽炫目,一個活潑可愛的名字;看其照,年輕,活潑,「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」,誠然是一隻美麗的金鳳啊。但她不是鳳,是一位初中英語教師。一位能寫古典格律詩詞的當今教師。

這期刊中,三位先生給張老師的三首小詩(上是其一)作了評介,不無溢美,但並不以為過,我倒認為並未說夠,或者說還有該說而並未說到的要點、特點。

張女士絕句的最大特點是什麼?兩個字:靈動。

靈者,神奇聰慧,浮想聯翩,心靈之閃耀也;動者,活潑流暢,生機盎然也。她的詩,是清清的流水,是顫動的琴弦,是令人一眼就生美感的圖畫。

是麼?當然是。不信,請看:

白浪戲輕舟,心花入碧流。鴛鴦哼暮曲,催侶上橋頭。

摘自《京山詩詞》2013年第一期,詩題《綠林鴛鴦漂流小記》

在張女士的眼裡,一切都是有情有意的生命,互動著,交誼著,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是美麗可愛的。河中,不是船兒劃破平靜的水面,而是活潑的波浪在與船兒開玩笑,「戲」著那呆板的硬幫。花瓣兒們也來湊熱鬧,溶入水中,划動玉臂,欣看倩姿。歡樂嬉游了一天的鴛鴦還不願竭息,然而畢竟累了,只好「哼」著歌兒。「人約黃昏後,月上柳梢頭」,橋上的情侶更是多情,牽著手,偎依著,看流波,戲游魚。人和景,景與人,融成了一幅伊甸園式的美境。令人流連,令人神往,令人一看就牢記不忘。

這就是張女士眼中的世界。風景是為詩人而存在的,無數人包括太多的時代詩人卻沒有見到或者說熟視無睹,張女士見到並寫成了優美的小詩。她寫的是景,是眼見之實,但又不是所見之某體某物,也可說是造景,「詩人所造之景,必合於自然;所寫之景,必鄰於理想。」(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)這些詩,這些景無不潤染著她鮮明的主觀色彩,寄托著她心目中的美好願望。而且僅此兩絕句,我們就可以概括出張女士的絕句構篇特點,她精於觀察,善於運用動詞,她嫻熟地運用了修辭學中的擬人手法。而這字詞、手法的運用又融聚著她的真情。上面詩中的「小荷踮起腳,偷看柳梳頭」、「白浪戲輕舟」之「踮」、「看」、「戲」,「天街玉露潤霓裳,風吻青絲桂溢香。舞女不敵林鳥唱,停足坐看月梳妝。」(同期《中秋夜公園即景》)「潤」、「吻」、「梳」都是。這些動詞的巧用、擬人的妙構無不飽蘊著她的怡悅,流露的是她對當今的由衷摯愛,而「天公翻臉不留情」、「寒風哽咽喚亡靈」則分明表達了她對蘆山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同情。「一切景語皆情語也」,所有遣詞造句、構局謀篇都是源於思想情感的表達。她詩中無一字說愛說恨,然而感情盡在其中。

顯然,張女士她有一顆善良的心,一雙聰慧的眼,也有較深厚的文化積累。她用心地觀察欣賞著她身處的世界,擷采著這世界的點點滴滴,貯於心融於腑,寫詩填詞時就能輕易地飛針走線,鳳穿牡丹,巧織美錦。她的詩詞都通俗易懂,但是都新鮮活潑,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。一言以敝之,她給我們美的享受,又給我們深的啟示。寄言習慣於用乾癟套話作應酬「詩」的老干們留心生活,細心體察,「善於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卻又往往被人忽視習焉不察的生活細節」(袁中岳《打造詩美細節》),那麼,你就會發現美就在我們身邊,詩情畫意就在我們生活中,你就有寫不完的素材,畫不完的美景。「讓我們用詩人獨具的慧眼,用開放的感悟力去發現它,用鮮活的形象的語言去表現它。」(著名詩人、教授侯孝瓊)建議老干朋友們多讀些像張女士這樣的「小」詩,沖涮掉一些陳詞濫調,讓我們的詩壇多些清秀,少些穢氣。

2013年11月27日於化谷軒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corida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